"光影流转,燃梦青春"
吉林艺术学院2025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广播电视)毕业作品展映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培养创新型、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示我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作成果,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戏剧影视学院于4月21日上午9:00,在长影电影院4号放映厅举行吉林艺术学院2025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广播电视)毕业作品展映。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郑艺、副院长邹毅,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冷炎、副院长周营、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孙梦晗,以及相关影视企业代表、用人单位嘉宾,戏剧影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冷炎上台致辞。冷院长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及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殷切期望通过本次作品展映,充分激发学生群体参与影视创作的实践热情。他特别勉励即将踏上社会舞台的毕业学子:"艺术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对专业领域的敏锐感知,在即将开启的艺术生涯中,持续释放创作激情,用光影书写时代,以匠心雕琢作品,努力创作出更多直抵人心的精品佳作。"活动由戏剧影视学院戏文系教师张安琪主持。
《野蛮生长》为群像式纪录片,记录了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竖屏短剧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导演,有的是制片人,有的是演员。通过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工作日常,表现了这些影视人的辛酸困扰与生存境遇,也侧面映射了当下竖屏短剧野蛮生长的发展现状。
纪录片《消失的村小》以细腻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了东北农村教育在时代变迁中的阵痛与温情。影片以吉林市龙潭区大屯小学为叙事核心,这所仅剩6名学生、4名教师的乡村小学,即将在城镇化浪潮中完成其最后的使命。通过音乐教师张冬的支教故事,影片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创新——她以音乐为桥,带领留守儿童在田野间歌唱,用艺术点亮孩子们封闭的心灵。
微电影《忘记我,没关系》讲述了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女性蓝兰与丈夫时永在的温情故事。蓝兰的记忆因阿尔兹海默症停滞在丈夫退休前的重要时刻,她始终执着地想要完成一道为庆祝丈夫退休而准备的“沸腾鱼片”。面对妻子逐渐模糊的认知,时永在每天假扮成不同身份,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守护在妻子身边,默默践行着年轻时对妻子“永远在你身边”的承诺。
镜头定格,掌声不息。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影像的叙事力量,在思想碰撞中探索创作的无限可能。
光影流转,青春理想在此绽放华彩。展望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育人模式,积极拓展更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平台,引领师生在影视艺术创作道路上持续突破创新边界,以匠心守初心,用光影铸华章,奋力谱写新时代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